栏目导航Column Navigation
暂时没有栏目信息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综合布线的发展过程

投稿人:admin
发布时间:2012/12/15
浏览:850次
 

      从重庆综合布线行业了解到,综合布线技术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人们只是想把一个建筑物内的各种仪表、控制信号用一种集中监控设备管理起来,以实现对各种设备的自动或手动控制。但由于受当时条件的限制,这种控制系统的传输距离和控制点数目不尽人意。

  1984年,首幢智能建筑在美国出现,早期的传统布线系统的不足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各种语音、数据、监控信号各自独立,各个系统的设计和产品安装分别由不同厂家完成,不同厂家的产品不能兼容,这不仅使用户的成本增加,更重要的是使各网络系统的维护管理变得困难。因此,人们在吸收传统布线技术优点的基础上,一直在寻求一种规范的、统一的、结构化的、易于管理的、开放的、便于扩充的、高效稳定的、维护和使用费低廉的综合布线方案。近几年国内的很多建筑物已经建成了综合布线系统,如上海浦东的上海证券交易大厦、广东的国际大厦、深圳的深房广场等。

  随着IT产业和社会需求的迅猛发展,网络技术已经广泛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在数字化的信息社会中,人们一直梦想足不出户的办公、消费、学习、娱乐、交流等活动,因此承载着网络信息的各种线缆向各个楼宇漫延。为了避免网络线缆的泛滥,人们采用了综合布线系统。

  1991年,美国通信工业协会,美国电子工业协会(TIA/EIA)颁布了TIA/EIA-568-A商用电信建筑布线标准。1999年发布了一个增补版,即TIA/EIA-568 A.5。2000年颁布了新版本的TIA/EIA-568-B标准。

  随着综合布线技术在我国的发展,1993年10月,我国原邮电部和建设部联合发布了《城市住宅区和办公楼电话通信设施设计标准》;1995年3月和1997年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分别批准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ECS72: 95)和《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CECS89:97); 1997年7月,原邮电部又颁布了《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等,这些行业标准的出台,对进一步规范和加速我国综合布线的市场运营、技术推广、产业化进程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中各种高层建筑和现代化的公共建筑不断涌现,尤其是作为信息社会象征之一的智能化建筑备受用户关注。为满足客观的需要,适虚通信、计算机及有关技术相互融合的发展趋势,加快通信网数字化、宽带化、智能化、自动化和综合化的进程,要求在现代化建筑中广泛采用综合布线系统。据重庆综合布线行业讲述到,目前综合布线系统已成为我国现代化建筑中的热门话题,也是建筑工程和通信工程设计及安装施工相互结合的项十分重要的内容。